原创三维动画制作的十大原理和技巧(上篇)
2021-04-01
三维动画不受时间、空间、地点、条件、对象的限制,设计师在这个虚拟的三维世界中建立模型和场景,并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把复杂、抽象的节目内容、科学原理、抽象概念等用集中、简化、形象、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。其中原创三维动画制作也包含了很多原理和技巧,今天j9九游会就带大家解锁原创三维动画制作的十大原理和技巧。
有些人会觉得把“节奏”放在法则列表里似乎很愚蠢,因为这个对原创三维动画制作来说实在是太基本了。“节奏”是动画的基本要素。物体运动的速度说明了物体物理本质,和运动的成因。仅仅是“眨眼”的动作就可或快或慢。
对于好的动画来讲,好的“节奏”感非常重要,非常基本。动作的卡通风格一般要求物体从一个pose到另外一个pose的变换很灵活简洁。写实风格的则要求在pose之间细节上要有变化。但是无论哪种风格,都要注意每一个动作的“节奏”问题。
渐进和渐出的规律通常是运用在物体pose的加速或减速变化过程中。一个当物体接近某个pose时,通常是减速变化的。相反地当它从一个pose开始向另外一个pose变化时,应该是加速的。
对于角色动画,你总是要在运动中加入渐进或渐出的处理。即便角色只是旋转了一下头部,你也可能需要在动作的起始和结束的地方加一些帧使之更平滑些。
在现实生活中,几乎所有的运动都是有弧线的。当做动画的时候你应该让动作沿着曲线运动、而不是线性的直线。很少有角色或者角色身上某个部位的运动是直来直去的。甚至当你整个身体在行走过程中也不是呈一条直线运动的。当手或者胳膊伸出去触摸物体时,都是按照曲线来运动的。
动作预备一般用来引导观众的视线趋向即将发生的动作。所以常见的一个长时间的预备动作意味着下面的动作速度会非常快。如果你注意观察三维动画,你可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,角色先是预备奔跑的样子,然后一溜烟地急速消失。
角色在奔跑前,通常会先抬起一条腿,弯曲他的胳膊即使他马上就开跑了。这就是常见的动作预备。有些情况动作预备是根据物理运动规律需要这样做。比如说在你投掷一个球之前必然要先向后弯曲你的手臂。获得足够的势能,这个向后的动作就是预备动作,投掷就是动作本身。
动作上的夸张处理一般用来强调动作的突然性。这个原则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的运用,不能随便使用,否则会适得其反。制作者应该首先清楚动作的目的性,剧情需要是什么,以及决定哪个阶段需要动作上的夸张处理。适当的夸张会让动画看起来更可信更有趣。
角色的动作过程是可以夸张的,譬如可以让胳膊摆动过程中抖动的很厉害。某一个pose也可以夸张,比如让角色比正常情况下倾斜很多。
在原创三维动画制作对话过程中,动画师要仔细辨认出音轨里重音强调的地方,然后据此配合一些夸张的动作或者运动来强调这些部分。做好“夸张”的处理关键要让被夸张的部分发挥到极点,赋予它们活力,但要适度,否则会让人觉得很。
更多资讯